1
出售逾14万劣质KN95口罩
将被处以20万美元的罚款
在2020年5月新冠疫情期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数码电子公司克劳福德科技集团制造了14万400个劣质KN95过滤式口罩,并将其出售到美国。
克劳福德还在其网站上的"流行病"标签下对口罩进行了广告宣传,并声称其口罩具有"4层防护"并"通过了国家标准2626-2000测试"。该页面还显示"KN95过滤率达到95%","KN95过滤效果达到95%",并指出其口罩可防止"严重雾霾、细菌和灰尘"。
检方称,这些声明是虚假和误导性的,因为克劳福德呼吸器的平均过滤效率为22.33%,远低于要求的阈值。
6月18日,新泽西联邦检察官卡佩尼托(Craig Carpenito,音译)宣布,指控中国制造商克劳福德科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Crawford Technology Group (HK) Co. LTD.)违反《美国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案(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将伪劣口罩出售到美国。

检察官卡佩尼托表示,有缺陷和贴错商标的个人防护装备对所有无意中购买和使用该装备的人都是一种危险,"司法部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将继续致力于找出销售危险的装备的无良商家,阻止它们进一步危害医护人员和急救人员。"
据起诉书称,这家未具名的经销商向克劳福德科技支付了约15万美元购买这些口罩。起诉书说,克劳福德技术公司最初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注册时,使用CCTC服务公司(CCTC Service Inc.)作为其法定美国代表,在疫情期间在美国销售医疗产品。而美国司法部在调查时发现今年包装美国本地代理商为一家子虚乌有的“假公司”——CCTC Service Inc.。顺藤摸瓜后发现有至少有1300家注册的中国公司将CCTC Service Inc.列为其美国代理商。FDA表示,正在积极监控美国的假冒产品。
2
克劳福德不是第一家被美国起诉的中国口罩公司


3
CDC口罩抽样调查结果多个国产品牌不合格
6月19日,CDC网站更新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下属国家个人防护技术实验室(NPPTL)对市场上口罩的抽样调查结果,其中有多个国产品牌最高过滤率达不到N95所要求的95%。


不过NIOSH指出,这其中有部分厂家声称没有对外美国生产或出口过口罩,可能存在被贴牌或仿造的情况,对此,他们列出了另外一份“呼吸器评估结果被认为是假冒和/或滥用公司名称”名单中,安徽、北京、东莞、广东、广州、上海、中山等地的10多家企业在列。


https://www.cdc.gov/niosh/npptl/respirators/testing/NonNIOSHresults.html
5月份,美国CDC批给上海一间生产商(Shanghai Dasheng Co.)的检测认证号TC84A-4329,就因为被中国其他口罩厂家挪用,然后将假冒产品销售到美国市场,并被发放给美国部分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引发了大面积召回。

截至6月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已在86起案件中查获有750,000个伪劣制造的口罩。而6月7日,美国联邦海关人员在费城又查获近10,000个未经批准的中国生产的KN95口罩。
国内口罩等防疫物资一直被美国以标准为由拒绝进入,相关政策一波三折。最后好不容易打开美国市场,特许名单也一度达到80多个厂家,但很快因为检测不合格,特许名单被一下删减到只剩14家,随后进一步缩减到8家,中国对美口罩出口由此出现断崖式下跌,刚打开的市场大门就被重新关上。
如今美国已经连续对两家中国口罩厂商发出了起诉,看来,美国司法部已经开始清算中国口罩的生产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