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欧班列首次搭载跨境电商零售商品|“义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日期2020-07-06 17:23 浏览

 

苏州中欧班列首次搭载跨境电商零售商品 开辟物流新通道

 

7月5号,在苏州海关监管下,一批跨境电商零售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专线,经满洲里驶向欧洲。这也是苏州中欧班列首次搭载跨境电商零售商品。

 

这次搭载的零售商品为跨境电商网购的服装、配饰和日用百货等,不久后,将从满洲里口岸离境,抵达德国、法国、比利时等二十多个欧洲国家。

 

苏州某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空运航班费用比较高,走铁路运输降低了很多成本。而且到欧洲也就20来天,时效上也是不错, 给跨境电商企业增加了一个新的物流通道。

 

疫情期间,苏州跨境电商行业订单量呈上升趋势。为支持这一贸易模式健康持续发展,苏州海关实施“清单验放,汇总申报”模式,开辟快速通道,实行“7X24”小时预约式通关;并与企业沟通,实时掌握货物物流,即到即办、随到随验。

 

今年上半年,苏州海关共计完成跨境电商零售商品出口包裹127.67万票,货值总计398.81万美元。

 

 

“义新欧”中欧班列发送量同比增151.1%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开行300列,上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发送量同比增长151.1%。

 

7月3日下午2时许,满载着100标准箱货物的X8020次列车从义乌西站启程驶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也是义乌今年开行的第300列中欧班列。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主任杜建波介绍,截至当日,“义新欧”中欧班列今年共运送24944标准箱,尤其是5月5日以来,每周常态化开行20列以上,创下了周开行列数历史新高。

 

铁路部门、地方政府和运营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中欧班列全天候服务、高效运转、畅通无阻的优势,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今年下半年,各方将继续联手协作,为中欧班列增效、增速、增量提供强有力的运能保障支撑。

 

 

中欧班列(长沙)逆势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共发运国际班列256列

 

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沙)逆势跑出加速度,截至6月30日,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56列,同比增长68.1%;发运进出口货值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各项指标在全国走在前列,有力保障进出口货物贸易通道畅通。

 

高质量打造明星线路

 

6月30日,满载服饰、玩具、瓷器等跨境电商货物的中欧班列(长沙)从长沙北货场发出,驶向白俄罗斯明斯克。这是今年从长沙发出的第140列明斯克班列。

 

明斯克是欧洲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通过去年对明斯克“明星班列”的打造,中欧班列(长沙)市场份额占全国明斯克班列20%,位居第一。

 

今年明斯克“明星班列”继续发力,市场份额接近50%。最高峰时,每周达到8至9班高密度发运,为我省制造业企业中联重科等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除了高质量打造明斯克线路,今年上半年中南陆港还通过对欧洲线路的收口,归并集中向马拉发力,打造马拉明星线路。今年4月,中欧班列(长沙)新开马拉线路,保持每周4列稳定开行。

 

“国内以长沙为枢纽,夯实本土及华东、华南的集货能力,欧洲以明斯克、马拉为枢纽,构建起‘枢纽对枢纽’‘干支结合’的‘集输配’网络体系,形成运时短、成本低、运能大、安全高效的运输优势。”中国外运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南陆港公司总经理叶红宾说。

 

运输形式不断创新

 

3月18日12时34分,三列编组分别为41、41、42个40英尺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长沙)从长沙北货场依次启程,3天后到达满洲里口岸换装,合并为两列各62个40英尺集装箱的班列。这是广铁集团湖南地区首次开行的“集并运输”中欧班列。

 

据了解,因中俄和中哈铁路间的轨距、运输工况和编组长度存在差异,各地发往口岸的中欧班列需在国境站根据终到站不同重新换装和编组,这成为制约中欧班列效率和运能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在运输组织上中欧班列(长沙)借国铁集团“集并运输”,有效释放运能,提高运输时效,满足疫情过后企业复工复产和“湘货”出口的迫切需求。

 

“以往发往明斯克的列车,国内装车标准是41至50个集装箱一列车组,和境外60至80个集装箱一列车组标准不同,到达口岸后,最少要凑齐60个到达明斯克的集装箱,才能继续开行。”湘通国际港公司总经理宋海涛介绍,采用“集并运输”模式,铁路部门直接在始发站就组织符合境外铁路装车数量的同一到站货源,到达口岸直接换装到境外列车上,无需等候,可压缩3至5天的口岸作业时间。”

 

促进通道产业融合

 

疫情以来,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联合星沙海关、中南国际陆港在所有国家级和省级园区推介中欧班列(长沙),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重点企业一对一定制物流解决方案,推动中欧班列(长沙)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上半年,共开出13趟制造业企业专列。

 

“时间比海运缩短20天左右,成本比汽运节省20%。”三一物流副总经理雷勇告诉记者,根据铁路运输重心不能太高的特点,他们重新对产品的重心做了调整。2月通过中欧班列(长沙)试运输了一部分产品,快捷高效且成本较低,今后将长期采用班列运输。

 

此外,得益于国际物流通道畅通等因素,吸引了沿海大型跨境电商企业纷纷涌向长沙。今年长沙市跨境电商发展迅猛,1至5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6.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中欧班列(长沙)自5月起成功实现运输跨境电商业务,马拉线路货物中30%为跨境电商货物,为欧洲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运输提供重要通道。

 

“我们将以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契机,按照中央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要求,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力湖南外向型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制造业发展夯实物流之基。”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杨莉表示。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量完成814.11万吨 同比增长17.7%

 

记者从中铁呼和浩特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量完成814.11万吨,同比增长17.7%,累计进出口中欧班列956列、同比增长28.8%。目前该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运行路线已达38条,涉及全国25个省(市),是中欧班列从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出发前往欧洲的最短通道。

 

为了确保中欧班列运行畅通,今年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加强铁路部门与海关、边检的联动协作,主动协调蒙古国和俄罗斯铁路部门,及时解决货物通关、列车检查、车辆交接、票据传递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中欧班列通过效率。

 

 

合肥铁海联运班列发运量突破15000标准箱

 

记者3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货运中心获悉,满载100标准箱的铁海联运班列(合肥—北仑港)2日从该中心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发出,此趟班列发运标志着合肥铁海联运班列发运量突破15000标准箱。

 

据了解,此趟班列满载“安徽造”“合肥造”机械配件、太阳能光伏电板等,预计在24小时后抵达宁波市北仑港,再乘船发往东南亚、北美等国家。

 

近年来,合肥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智创、智造、智慧、智能”为发展思路,以优势产业促集群效应,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光伏产业等产业发展均居全国前列,标志性的“合肥造”是铁海联运的“座上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合肥货运中心抢抓时机,积极加强与宁波北仑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时刻紧盯客户需求,对出口货物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车,确保货物安全快速抵达北仑港。“铁海联运班列(合肥—北仑港)稳定开行,为安徽地区企业复工复产后产品外销提供了便捷运输通道。”

 

目前,铁海联运班列(合肥—北仑港)每日开行一列。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脚步加快,预计开行频次有望增长。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