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号”中欧班列实现“天天班”|天津海关多措并举确保通关手续随时办|首趟海铁联运货物班列抵达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

“徐州号”中欧班列按下“快进键”实现“天天班”
据江苏省国资委消息,今年以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抢抓淮海国际陆港发展机遇,主动对接省级班列运营公司,服务徐州中欧班列以及铁海联运班列的管理和开行。运营公司紧紧围绕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以境内外网点系统布局、开行线路拓展优化、货源组织和产业培育等为重点,瞄准徐州市枢纽经济建设,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营国际物流通道,打造一流国际货运班列品牌,有效地克服了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按下了“快捷键”,实现了“天天班”。
——开行班次增长全省首位。今年1-7月份,“徐州号”中欧班列开行210列,完成贸易额1.63亿美元,超过去年203列实绩,完成年度目标70%,实现“天天班”,同比增长175%,增幅位居全省首位。6月份新开伊朗线路1列,中亚、中俄线路列入全国图定班列。“徐州号”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平台,江苏散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省内出口货物占比40%。
——货运结构全省唯一。淮海经济区木材需求量巨大,以木材产业为突破口,运营公司通过与中林集团、中旅华贸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开拓市场、招引客户,推动进口班列高速增长。今年开行的210列班列中进口木材班列达154列,是出口班列数的2.75倍,其中徐州本地消费55%,转拨江苏太仓港30%,对江苏省木材进口结构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江苏省回程班列开行数量及质量在全国层面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产业带动能力快速显现。进口班列以木材为主,出口班列以本地主导产业为主,工程机械类占65%。特别是疫情期间,在全国首开回程班列,在全省首开徐工出口专列,极大提升了“徐州号”中欧班列影响力。此外,运营公司积极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吸引优质物流、贸易类企业落户。今年招引徐州华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徐州欧陆供应链有限公司等15家贸易公司或供应链企业在徐落地注册,进出口贸易业务加速增长,仅5-7月份落地企业已为徐州增加进出口贸易额6600余万元。
——融入省级班列平台,提升徐州集聚功能。在省级平台筹建方面,运营公司积极与苏州、南京、连云港公司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通过中欧班列串联全省的铁路枢纽优势。随着合作的逐步推进,徐州中欧班列的省内出口集聚度达40%,进口集聚度达87%。
——综合服务能力加速提升。随着徐州铁路货运中心改造的推进,预计8月底铁路集装箱海关监管区可扩建完成,班列日发运能力可提升一倍,为开行1000列打下坚实基础。运营公司积极申请进口木材、肉类、水果、粮油和棉纱进境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立与边境口岸的协作机制,加强通关通检一体化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加强与铁路货运信息系统的主动对接和信息共享,加快班列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从集装箱进站装卸、综合制单、报关报检到铁路班列计划排定“一站式服务”。运营公司1-7月份实现营业收入9016万元,税后利润349万元,公司实现良性运营、快速发展。
——铁海联运打通企业海上丝绸之路的便捷通道。截至2020年7月底,本年度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1986TEU,其中出口1540TEU,进口446TEU;合计实现贸易额10135.11万美元,其中出口3141.56万美元,进口6993.55万美元。和综合保税中心合作,将徐工、卡特、宗申等本地龙头企业通过铁海联运向海外推广,以每周固定班列,打通企业海上丝绸之路的便捷通道。

天津海关多措并举确保通关手续随时办:通关“零延时” 中欧班列“提速增量”
“我们申报的出口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到达二连浩特后显示异常,无法及时放行。”天津维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小李说,“得知这一情况后,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的专门联络员及时与当地海关沟通,一小时之内就解决了问题。”
为保障中欧班列顺畅运行,天津海关深化与呼和浩特、满洲里、乌鲁木齐等地海关的关际协作,分别确定专门联络员,建立点对点的解决渠道,实现沟通扁平化,将内部流转环节压缩至最简,高效、精准解决企业遇到的数据传输异常等问题。
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天津海关共为177列中欧班列办理通关手续,共搭载19110标箱货物。其中,出口货物箱量占9.1%,其余全部为海铁联运过境货物,充分体现了天津海陆双交通渠道优势,“天津港-二连浩特-蒙古国”固定线路日均发运1列。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津海关迅速落实落细海关总署专门出台的10条支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津口岸中欧班列运行特点,推出多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体系发展。二季度天津口岸中欧班列运行情况较一季度明显回暖,共放行92列,9930标箱,环比增加8.2%,其中出口货物箱量带动强劲,环比增加71.8%。
今年3月,天津口岸海铁联运“港场直通”作业模式正式启动,关港携手实现过境货物“船边直提”,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据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通关方式将物流及通关两个环节的作业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将中欧班列货物从抵天津港到运至铁路场站的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3小时以内,大大缩短了中欧班列过境货物等待装车发运的时间。据统计,今年二季度,海铁联运过境货物从天津口岸转关放行到二连口岸转关核销的平均用时为6.98天,环比下降35.6%,同比下降30.8%,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为避免中欧班列货物滞港停留,确保中欧班列通关“零延时”,天津新港海关还成立中欧班列运营专项工作小组,设立中欧班列便捷通道,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实现货物通关手续随到随办。

首趟海铁联运货物班列抵达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
8月8日,一列装满化工原料、棉花等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缓缓驶入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这是今年奎屯市迎来的首趟海铁联运货物班列,标志着天津港与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携手推动的海铁联运模式已成为现实。
奎屯市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一直以来充分利用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公铁联运打造现代物流业,成效显著,荣获了”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荣誉称号。此次海铁联运班列的运行,开辟了奎屯多式联运新的运输通道,拓展了新的途径,为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是集公铁联运、多式联运、进出口业务、棉花以及农产品仓储经营、国际大宗物资商贸交易、物流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内已建成9条铁路专用线。
为了更好地发挥物流园在促进奎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经与天津港多次协商洽谈货物运输事宜,确定了快捷便利、运输费用低的海铁联运模式。最终,这批货物由德国始发经海运至天津港后,再经铁路运输顺利抵达了奎屯。
新疆中亚金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杜红杰说:“当前,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同时,我们公司旗下的新疆中亚金谷物流园迎来了由天津港发出的首趟海铁联运班列,为奎屯现代物流行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今后我们将采取更多更好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前7月太原海关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84列 同比增长50%
记者10日从太原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7月,太原海关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84列,同比增长50%,货值超13亿元,同比增长13.3%,中欧班列运力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太原海关多措并举惠企纾困,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制定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的20个方面50余项具体措施。
太原海关对山西省30余家外贸进出口企业走访调研,面向全省1000余家进出口企业开展线上问卷,收集企业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解决通关和检验检疫中遇到的问题;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的帮扶举措,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
此外,太原海关选定97家样本企业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及时了解山西省出口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遭遇的贸易壁垒,为下一步开展帮扶打下基础;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多种特色食品农产品实现了出口“零突破”。
1月至7月,太原海关共计签发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4800余份,享受对方国家和地区税收优惠1000多万美元;审核减免税款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34.6%。同时,山西省进出口企业注册数新增517家,同比增长19%。
上半年,山西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0.6亿元,增长25.4%,占全省外贸总值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象征着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进出口245.6亿元,增长9.6%,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4.4%,比上年同期提升7.8个百分点。

河北正定:海关助力中欧班列(石家庄)出口再创新高
近日,16个中欧班列集装箱从河北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出区。这批集装箱满载机械设备、建筑材料、自行车配件等货物,货源来自石家庄、邢台等地,货值逾235.6万元。该批货物在正定海关办结通关手续后,将搭乘由石家庄冀中南智能港开行的中欧班列运往塔什干。
据正定海关统计,自石家庄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在石家庄综保区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业务以来,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的货物量在疫情下实现逆势增长。7月份,正定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石家庄)集装箱196箱,出口报关246票,货值737.51万元,环比分别增长445.45%、492%、591.62%,创历史新高。
为保障中欧班列(石家庄)业务发展,正定海关加大了税收优惠、通关便利等政策的宣讲力度,推行“互联网+保税”监管模式,设立了重点货物绿色通关通道,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精准施策,不断提升通关效能,推动石家庄中欧班列运营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