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忙“疯”了,堵船“蝴蝶效应”显现
发生在2个月前的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对全球市场造成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本月以来,积压的数百条大型远洋国际航行船舶相继抵达目的港,也给上海的海港口岸带来忙碌的景象,上海港为何也发生了“堵船”,如何缓解?

上港集团盛东公司营运操作部当值经理胡融融说:“现场作业进集箱忙了,那我选择在箱区里面,如果现场桥吊忙前场这边忙了,我就会选择在码头岸边,如果控制室里箱量出问题了,我就会在控制室里。”
每天胡融融都会开着车穿梭在码头的各个角落。中午时分,两艘来自欧洲的巨轮相继靠港,近400米长,2万多标箱,和长赐号货轮相近,胡融融要做的,是保障靠泊安全的前提下,让船只快进快出。为此,数十只岸桥不再“专一”于一条船,而是由胡融融灵活调配。
盛东码头承担了欧洲航线的船只靠港任务,该航线绝大部分都经过苏伊士运河,经历世纪大堵船的货轮陆续靠港,让码头作业量陡增。原本一艘船需要36个小时进行装卸作业,现如今,要求24小时内必须离港。
压缩靠泊时间,只能从提高码头的工作效率去弥补,盛东码头目前还需要依靠人力指挥,而在全自动码头洋山四期,则通过数据跑路,用机器替代人力,让卸箱、装箱、货物查验通关达到最大效率。

洋山海关党委委员物流监控三科科长邢之豪表示:“我们‘无侵入式’就是给集装箱拍CT,这样一个查验的手段,那么我们查验过程可以缩短到分钟以内,基本上它过检是15秒。”
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骏说:“我们这边场地所有的轨道吊都是我们自动化的操作,所有的指令由系统统一发送,而且根据作业的服务,所有的设备的自动繁忙状态不同,先后指令的优先秩序,我们设置好逻辑,为船侧和我们路侧的集卡服务。”
这些天,洋山四期码头几乎每天都会呈现"四船同靠"的繁忙景象,这些欧线船原本停靠在其他码头,现在则通过片区联动的方式,调整航线,纾解其他码头的压力。
王骏说:“我们生产安排每周的话有27班船,相对以往来说密度增加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