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需求激增,拥堵加剧!集装箱船遭遇创记录延误!将持续到明年第二季度
日前,Sea-Intelligence发布了11月份《全球班轮准班率报告》。报告显示,由于承运人在大多数贸易航线上遭遇空前的货运量和港口拥堵,全球集装箱班轮准班率在11月创下新低,全球34条贸易航线的平均准班率下降至50.1%。

这是Sea-Intelligence自2011年开始发布准班率报告以来的最差数据。第二和第三差的数据分别发生在今年9月和10月。
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急剧下降。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运营商服务的可靠性非常高,准班率分别为75.5%和80%。2020年11月的准班率数据对美国进口商尤其不利。亚洲至美国航线的可靠性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0-11月,亚洲至北美西海岸贸易航线的准班率下降到28.5%,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随着航程安排可靠性的下降,船舶延误的平均延迟时间比上月增加了0.75天,达6.47天。

而亚洲至北美东海岸的船只的准班率甚至更差,从10月份下降8.2个百分点至26.3%,这也是有史以来到东海岸的最低记录。Sea-Intelligence数据表示,晚到船舶的平均延迟时间比上月增加了0.23天至4.59天。换言之,对美国进口商来说,避免航线延误的可能性不到三分之一,还不如投硬币有50%的机会。
除了可靠性的下降和始发港延误的增加外,在许多情况下,到达洛杉矶和长滩港的集装箱船被迫在锚点等待六天甚至更长时间等着靠泊。据南加州海洋交易所称,上周三有23艘集装箱船停泊。(美西拥堵加剧,日均超20艘集装箱排队等待靠泊!进出口差距拉大致港口空箱率暴增)
海洋交易所报告显示,今年秋天的一个复杂因素是在9月到11月间临时部署不是作为定期班轮服务的52艘特派船。根据PIERS的数据显示,11月,洛杉矶-长滩港区处理了从亚洲进口近50%的货物。这个全美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在7月至11月处理了超过400万标准箱的进口货物,比2019年同期的5个月增长了20%。

11月,三大联盟(Ocean,2M和THE)的准班率都严重下滑。在跨太平洋东行至西海岸的服务中:
-
海洋联盟的准班率达27.9%,比10月份下降了10个百分点;
-
THE联盟的准班率为17.4%,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
2M的准班率仅为13%,比10月份下降5.2个百分点。
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在从亚洲至美国东海岸的服务中:
-
海洋联盟的准班率达到32.4%,比10月份下降3.3个百分点; -
2M联盟的准班率达29.7%,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 -
THE联盟的准班率为14.3%,比10月份下降5.2个百分点。
